韩国首个基于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航空实训体系正式落地。韩国航空大学飞行教育院本月起在高校领域率先推出整合VR(虚拟现实)与AI(人工智能)的沉浸式飞行教育解决方案,通过构建智能化训练平台有效突破韩国航空人才培养中的技术瓶颈。该创新教育模式依托高精度三维建模与机器学习算法,可构建涵盖复杂气象条件、特情处置等高仿真度虚拟训练场景,配合个性化智能评估系统,实现了从理论教学到实操训练的全周期数字化革新,标志着韩国航空教育正式迈入智能实训新时代。
ELITE(Enhanced Learning through Immersive Training Equipment)项目是针对航空航运专业在校生研发的创新型飞行训练解决方案。本项目以塞斯纳C-172S型训练机为原型,深度融合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,构建包含三大核心模块的沉浸式教学体系:通过高精度VR模拟器实现1:1座舱环境还原,依托AI智能讲师系统进行实时交互式教学指导,结合自适应学习算法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。该课程体系突破传统飞行训练时空限制,通过多维感知交互与智能评估反馈机制,系统培养学员的航空器操纵能力、特情处置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,为航空人才培养构建虚实融合的现代化飞行训练体系。
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在韩国航空大学的飞行教官和AI飞行教官的指导下,能够完全投入到与实际相似的VR环境中,熟悉飞机系统,进行事前飞行检查,学习驾驶方法。 结束第一学期教育课程后,还可以获得VR私家车驾驶员资格证。
飞行教育院教育质量管理组组长韩三胜在介绍ELITE项目时强调:“基于VR模拟器构建的飞行教育体系,通过高度还原真实飞行情境的教学模块,不仅能有效提升学员的飞行适应
能力,更可显著缩短飞行学员单飞训练周期。在ELITE项目研发过程中,我们始终秉持三大核心设计理念:一是建立虚拟实训与理论课程的深度衔接机制,形成'学训一体'的协同效应;二是通过动态空域环境模拟系统强化航空交通管制(ATC)情景应对能力培养;三是创新开发紧急状况处置训练程序,构建覆盖全飞行阶段的安防训练体系。”
飞行教育院正式公布人才培养路线图:根据规划,ELITE项目将面向所有韩国的航空类大学院校实施定向培养计划,每年遴选100名航空运输专业在校生开展体系化虚拟飞行训练。该院同步启动VR教育生态升级工程,计划分阶段拓展多机型模拟训练平台建设,并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飞行技能评估模型,持续完善VR教育质量监控体系。据悉,研究院已组建由飞行教官、教育技术专家、适航工程师构成的专项工作组,着力推进虚拟训练标准与CCAR-141部规章的深度融合。
飞行教育院院长金仁圭在航空教育技术峰会上阐述战略愿景:"数字化转型正重构航空人才培养范式,我院已构建'智能技术+飞行教育'的融合发展路径。"她进一步说明技术布局:"通过三维重建引擎实现航空器数字孪生建模,结合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,使学员可开展多人协同特情处置演练。基于眼动追踪与生物反馈技术的人机交互体系,已实现飞行认知负荷的精准量化评估。未来三年,我院将重点推进云渲染技术在跨地域联合训练中的应用,确保80%核心课程达到ICAO能力框架三级标准。"